Kubernetes 基础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
一、Kubernetes 简介
Kubernetes 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平台,用于自动化部署、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。

二、核心概念
1. **Pod**:Kubernetes 中最小的可部署单元,一个 Pod 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容器。
2. **Node**:Kubernetes 中的工作节点,可以是物理机或虚拟机。
3. **Service**:提供了一种稳定的网络访问方式来访问一组 Pod。
4. **Deployment**:用于管理 Pod 的创建、更新和扩缩容。

三、安装 Kubernetes
1. 准备环境
- 确保您的节点满足系统要求(如内存、CPU 等)。
- 安装必要的依赖,如 Docker。

2. 选择安装方式
- 可以使用 Minikube 在本地进行单机安装,便于学习和测试。
- 对于生产环境,可以使用 Kubeadm 等工具进行多节点安装。

四、创建 Pod
可以使用 YAML 配置文件来定义 Pod 的属性,然后使用 `kubectl create -f pod.yaml` 命令创建 Pod。

五、创建 Deployment
Deployment 可以确保 Pod 的数量和健康状态,示例 YAML 配置如下:

```yaml
apiVersion: apps/v1
kind: Deployment
metadata:
name: my-deployment
spec:
replicas: 3
selector:
matchLabels:
app: my-app
template:
metadata:
labels:
app: my-app
spec:
containers:
- name: my-container
image: my-image
ports:
- containerPort: 80

六、创建 Service
Service 用于提供稳定的访问方式,常见类型有 ClusterIP、NodePort 和 LoadBalancer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apiVersion: v1
kind: Service
metadata:
name: my-service
spec:
type: NodePort
selector:
app: my-app
ports:
- port: 80
targetPort: 80

七、扩缩容
可以通过修改 Deployment 的 replicas 字段来实现 Pod 的扩缩容。

八、查看资源状态
使用 kubectl get podskubectl get deploymentskubectl get services 等命令查看资源的状态。

九、总结
通过以上基本步骤,您已经对 Kubernetes 的基本操作有了初步了解,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更多高级特性和功能。


希望这篇文档能帮助您顺利入门 Kubernetes!


Docker 现状

一、Docker 的广泛应用
Docker 作为容器化技术的先驱,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从云计算提供商到企业内部的开发和运维团队,Docker 几乎无处不在。

二、在云计算中的地位

  1. 主流云平台支持

    • 各大云计算服务提供商,如 AWS、Azure、Google Cloud 等,都提供了对 Docker 容器的原生支持,方便用户在云上部署和管理容器化应用。
  2. 弹性和可扩展性

    • 借助 Docker,云计算能够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和快速的应用部署,满足业务的弹性扩展需求。

三、企业采用情况

  1. 加速开发流程

    • 许多企业将 Docker 引入开发流程,实现了开发、测试和生产环境的一致性,大大缩短了应用的上线时间。
  2. 微服务架构推动

    • 随着微服务架构的流行,Docker 为每个微服务提供了独立的运行环境,便于管理和部署。

四、技术创新与发展

  1. 与 Kubernetes 的融合

    • Kubernetes 已成为容器编排的事实标准,Docker 与 Kubernetes 的集成越来越紧密,为企业提供了更强大的容器管理解决方案。
  2. 持续的性能优化

    • Docker 不断进行性能改进,包括资源利用效率、网络性能、存储管理等方面,以满足日益复杂的业务需求。

五、面临的挑战

  1. 安全问题

    • 虽然 Docker 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机制,但容器的隔离性和安全性仍然是关注的焦点,需要不断加强。
  2. 复杂性管理

    • 随着容器化应用的规模增大,管理和监控众多的容器、镜像等资源变得更加复杂,需要更完善的工具和策略。

六、未来展望

  1. 边缘计算领域的拓展

    • 随着边缘计算的兴起,Docker 有望在边缘设备上发挥作用,实现更高效的应用部署和管理。
  2. 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结合

    • 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工作负载提供更便捷的部署和运行环境,加速相关技术的应用和创新。

七、总结
Docker 目前在技术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,并不断演进和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。未来,它将继续在推动应用现代化和云计算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。


希望以上内容能让您对 Docker 的现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!

nginx反向代理ws

1
2
3
4
5
6
7
8
9
# Nginx WebSocket 反向代理

## 一、引言
WebSocket 是一种在单个 TCP 连接上进行全双工通信的协议,常用于实时数据传输。在实际应用中,我们常常需要通过 Nginx 来实现 WebSocket 的反向代理。

## 二、Nginx 安装
首先,确保您的服务器上已经安装了 Nginx。您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在常见的 Linux 发行版上进行安装:

**Ubuntu / Debian**

sudo apt-get update
sudo apt-get install nginx

1
2

**CentOS / RHEL**

sudo yum install nginx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
## 三、配置 Nginx 反向代理 WebSocket
打开 Nginx 的配置文件,通常位于 `/etc/nginx/nginx.conf` 或 `/etc/nginx/sites-available/default` 。添加以下配置:

```nginx
server {
listen 80;
server_name your_domain.com;

location /ws {
proxy_pass http://backend_server:port;
proxy_http_version 1.1;
proxy_set_header Upgrade $http_upgrade;
proxy_set_header Connection "Upgrade";
}
}

请将 your_domain.com 替换为您实际的域名,backend_server 替换为后端 WebSocket 服务的地址,port 替换为后端服务的端口。

四、重启 Nginx 服务

完成配置修改后,重启 Nginx 服务以使配置生效:

Ubuntu / Debian

1
sudo systemctl restart nginx

CentOS / RHEL

1
sudo systemctl restart nginx

五、测试 WebSocket 反向代理

您可以使用 WebSocket 测试工具来验证反向代理是否正常工作。

通过以上步骤,您成功地使用 Nginx 实现了对 WebSocket 的反向代理,确保了实时数据的稳定传输。


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!如果您在配置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,请随时查阅 Nginx 官方文档或寻求相关技术支持。


nginx反向代理配置

一、Nginx 安装

首先,确保您的服务器上已经安装了 Nginx。您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在常见的 Linux 发行版上进行安装:


    # Ubuntu / Debian
    sudo apt-get update
    sudo apt-get install nginx

# CentOS / RHEL
sudo yum install nginx

二、配置 Nginx 反向代理

打开 Nginx 的配置文件,通常位于 `/etc/nginx/nginx.conf` 或 `/etc/nginx/sites-available/default` 。添加以下配置:


    server {
      listen 80;
      server_name your_domain.com;

  location / {
    proxy_pass http://localhost:4000;
    proxy_set_header Host $host;
    proxy_set_header X-Real-IP $remote_addr;
    proxy_set_header X-Forwarded-For $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;
  }
}


请将 your_domain.com 替换为您实际的域名,4000 替换为 Hexo 本地服务器运行的端口。

三、重启 Nginx 服务

完成配置修改后,重启 Nginx 服务以使配置生效:


    # Ubuntu / Debian
  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nginx

# CentOS / RHEL
sudo systemctl restart nginx

四、测试反向代理

在浏览器中输入您的域名,应该能够访问到通过 Hexo 生成的站点。

通过以上步骤,您成功地使用 Nginx 实现了对 Hexo 站点的反向代理,提高了访问的稳定性和性能。

Docker 基本使用高级

一、Docker 安全

  1. 用户权限管理

    • 创建和管理 Docker 用户组和用户,限制其对 Docker 操作的权限。
    • 使用 sudo 来执行需要管理员权限的 Docker 命令。
  2. 容器隔离与资源限制

    • 通过 --cpuset-cpus--memory 等参数限制容器使用的 CPU、内存等资源,防止资源滥用。
    • 使用 --cap-drop--cap-add 精确控制容器的内核能力。
  3. 镜像签名与验证

    • 采用数字签名技术确保镜像的来源可信,防止恶意或篡改的镜像被使用。

二、Docker 存储驱动

  1. 存储驱动选择

    • 了解不同的存储驱动(如 overlay2aufs 等)的特点和适用场景。
    • 根据系统环境和应用需求选择最优的存储驱动。
  2. 存储优化

    • 调整存储相关的参数,如 inode 数量、文件系统挂载选项等,提升存储性能。

三、Docker 监控与日志

  1. 监控指标

    • 关注容器的 CPU 使用率、内存使用、网络流量等关键指标。
    • 使用工具如 PrometheusGrafana 进行可视化监控。
  2. 日志收集与分析

    • 配置容器将日志输出到集中的日志系统,如 ELK 栈。
    • 对日志进行实时分析和告警设置。

四、Docker 网络高级配置

  1. 自定义网络拓扑

    • 创建复杂的网络拓扑,如 overlay 网络,实现跨主机的容器通信。
    • 使用 macvlan 网络实现容器与物理网络的直接连接。
  2. 网络策略与访问控制

    • 配置网络策略,限制容器之间的网络访问,增强安全性。

五、Docker 与 Kubernetes 集成

  1. 将 Docker 容器部署到 Kubernetes 集群

    • 了解 Kubernetes 的基本概念和架构。
    • 使用 kubectl 工具进行部署和管理。
  2. 资源调度与自动扩缩容

    • 利用 Kubernetes 的资源调度机制,确保容器在集群中的合理分布。
    • 根据负载实现容器的自动扩缩容。

六、Docker 性能调优

  1. 内核参数调整

    • 根据 Docker 的工作负载优化内核参数,如 tcp_retries2net.ipv4.tcp_keepalive_time 等。
  2. 缓存与镜像分层优化

    • 合理利用 Docker 的缓存机制,减少镜像构建时间。
    • 优化镜像分层结构,减小镜像体积。

七、总结
掌握这些高级技巧和概念,能够在大规模、复杂的生产环境中充分发挥 Docker 的优势,实现高效、稳定和安全的容器化部署。


希望这篇文档能满足您对 Docker 高级使用的需求!

Docker 基本使用中级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# Docker 基本使用中级

一、数据卷(Data Volumes)
数据卷是用于在容器和主机之间共享数据的机制。它可以绕过容器的文件系统,确保数据的持久化和共享。

1. 创建数据卷
`docker volume create my_volume`

2. 在容器中使用数据卷
`docker run -v my_volume:/data ubuntu`

二、Dockerfile
Dockerfile 是用于定义如何构建 Docker 镜像的文本文件。

1. 基本结构
- `FROM`:指定基础镜像
- `RUN`:在镜像中执行命令
- `CMD`:指定容器启动时的默认命令

2. 示例
```dockerfile
FROM ubuntu:latest
RUN apt-get update && apt-get install -y python3
CMD ["python3"]

三、网络模式
Docker 提供了多种网络模式,以满足不同的容器通信需求。

  1. 桥接模式(Bridge)
    这是默认模式,容器可以通过 IP 地址相互通信。

  2. 主机模式(Host)
    容器直接使用主机的网络,与主机共享网络接口。

  3. 自定义网络
    可以创建自定义网络来更好地管理容器之间的通信。

四、多阶段构建
通过多阶段构建,可以减少最终镜像的大小。

1
2
3
4
5
6
7
8
FROM node:14 AS build-stage
WORKDIR /app
COPY..
RUN npm install
RUN npm run build

FROM nginx:latest
COPY --from=build-stage /app/dist /usr/share/nginx/html

五、镜像仓库
将自己构建的镜像推送到镜像仓库,以便在不同环境中使用。

  1. 登录
    docker login

  2. 打标签
    docker tag my_image username/my_image:tag

  3. 推送
    docker push username/my_image:tag

六、容器编排
使用 Docker Compose 或 Kubernetes 等工具来管理多个相关的容器。

七、总结
掌握这些中级概念和技巧,将能够更高效地使用 Docker 来构建和管理复杂的应用环境。


希望这篇文档能助您在 Docker 的使用上更上一层楼!


Docker 基本使用入门

一、Docker 简介
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容器化平台,它可以让开发者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项打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,从而实现应用的快速部署和迁移。

二、安装 Docker

  1. Ubuntu
    • sudo apt-get update
    • sudo apt-get install docker.io
  2. CentOS
    • sudo yum install docker

三、Docker 基本概念

  1. 镜像(Image):类似于操作系统的安装光盘,是一个只读的模板。
  2. 容器(Container):基于镜像创建的运行实例,可以被启动、停止、删除等。

四、获取镜像
使用 docker pull 命令获取镜像,例如:
docker pull ubuntu:latest

五、运行容器
使用 docker run 命令运行容器,例如:
docker run -it ubuntu:latest /bin/bash

六、查看容器
使用 docker ps 命令查看正在运行的容器,docker ps -a 查看所有容器。

七、停止和启动容器

  1. 停止:docker stop <container_id>
  2. 启动:docker start <container_id>

八、删除容器
使用 docker rm <container_id> 命令删除容器。

九、删除镜像
使用 docker rmi <image_id> 命令删除镜像。

十、总结
通过以上基本操作,您已经初步了解了 Docker 的使用。随着深入学习,您将能够更灵活地运用 Docker 来优化开发和部署流程。


希望这篇文档能帮助您快速入门 Docker!